一 、喝立秋水的食俗 。
立秋节气,四川一些区域盛行喝“立秋水” 。即在立秋正刻 ,全家老小各饮一杯 ,听说可消除积暑,秋来不闹肚子。入秋 ,阳消阴长,万物归静,水亦至为喧嚣,饮之,足以清火除烦。
四川东部一些区域立秋日要“吃凉宵”,即用优质糯米制造 、再进行冰冻的粥。
二 、立秋吃渣食俗 。
山东莱西区域则盛行立秋“吃渣”,便是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 ,并有俗语云“吃了立秋的渣,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” 。
三、吃红豆的食俗。
浙江义乌此日则盛行用秋水服食红豆的习俗 。听说此俗源于唐宋时期 ,取七粒至十四粒红豆,以井水吞服,服时要面朝西,民间以为这样能够一秋不犯痢疾。红豆味 、酸,性平,归心 、小肠经,具有利水消肿 、解毒排脓、消利湿热的成效,可用于水肿胀满 、脚气水肿、黄疸尿赤、风湿热痹、痈肿疮毒 、肠痈腹痛等症。
上述食俗大都有防备腹泻 、痢疾之意,其含义不在于一次的食用对防备腹泻、痢疾等症发生多大的实践功效,而在于其间包含的我国劳作人们对秋季腹泻的防备认识,正所谓有备无患